午后的斋普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炽热,或许是榜首次拜访这个被誉为“粉色之都”的印度北部古城,清晨五点就从首都新德里赶来的唐明(化名)乃至略显振奋,一点点看不出六个小时车程后应有的疲态。
唐明是金立手机海外研发组的一名负责人,和唐明一块赶来的还有四五个分担软件、商场、操作体系等事务的搭档,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从深圳或许印度总部来到这个地方“考察”商场,从当地**商到途径商再到零售门店,什么软件好用,用户有了什么样的新习气,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这些问题都会在榜首时间汇总后反应回总部。在印度,他们往往一个月需求跑好几个这样的商场,驻地的商场负责人乃至一年回家的时间加起来不到2个月。
本年开端,愿意这样“扎根”印度的国产手机厂商越来越多。在《榜首财经日报》跟随金立手机团队下沉到城镇途径造访印度手机商场的时分,发现现已开端有更多的国产手机品牌厂商下沉途径,与三星、Micromax等印度本乡品牌打开“比赛”,而在曩昔,这一商场多由印度本乡品牌或许山寨机占有。
“2014年金立在印度商场出货量超越400万部,2014年依照出售额计算,印度商场前两名手机品牌为三星和诺基亚,三四名为印度本乡品牌,金立为第五位。”金立集团CEO卢伟冰对记者表明,这一数字到了本年将会继续增加。而有着同样数字野心的还有华为、小米等厂商。
据IDC测算,我国现在有8亿多智能手机用户,表明商场现已挨近饱满,而印度本年智能手机销量将在1.2亿部,但相较12亿多的人口总数,普及率仅为10%,增加潜力巨大,我国国产手机厂商正在转向印度,试图争夺这个有着145亿美元潜力的商场。
“渗透”消费商场
印度人喜爱用什么谈天软件?这个问题关于唐明来说太简单答复了。
“咱们在做查询的时分,发现what’s up在印度用得许多,但其实这不是最终的调研答案。”唐明告知记者,在多次调研中,一款叫作what’s up Plus的软件或许**得更多。尽管唐明自己也不确定后者的开发者是源于本地仍是其他地方,但由于“多了一个隐身的功用”,后者确真实谈天工具商场上开端成为新的宠儿。
掌握这样的细节是唐明作业的需求。除了一二线、三四线城市的定时造访,唐明以及不搭档务线的搭档还需求在一些重点区域做定时考察,问题细化到——用户的购买行为是否发生变化、服务包的升级频率,以及摄像头的像素是不是变得越来越重要。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样成果才会“既有横向的对比,又有纵向的延伸”。
除了软件和购买习气,用户对手机价格的敏感度以及品牌也是调研的内容之一,这影响着国产品牌厂商进驻印度商场的打法。
华为印度终端事务部出售总监P Sanjeev告知记者,在印度,97%的商场在2000元人民币以下,其中1000元以下的智能机更是占有了整体商场的80%。这关于国产品牌厂商并不是一个好音讯,由于过往价格以及我国品牌形成的固有印象或许是商场最难霸占的地方。
事实上,我国厂商在印度的淘金史,最早能够追溯到2000年左右,以中兴这样的搭配体系卖的正规军,和基伍世界这样的“三五码”厂商为代表,后者凭借印度商场销量一度进入全球十大厂商名次。后来由于粗豪式经营,逐渐没落。
基伍世界负责人张文学对记者表明,印度的价格战太厉害,导致基伍已将目标商场从印度搬运到了伊朗和巴基斯坦。但在记者的造访中发现,在今日印度商场上,千元机的出售依然占有着商场的主要方位,其中一大块超低端机器的销量依然来自于我国的山寨手机厂商。
手机我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明,国产手机进入印度商场也并不如想象的简略,首要印度是联邦制的国家,语言、文明、法律区域性很强,其次,印度有数十家运营商,运营商途径实力弱,与运营商协作含义不大。于是,在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国产手机厂商进入印度时,挑选的是公开途径的协作,而且找的是当地**商。
“在途径的挑选上,vivo采用了在国内现已十分老练的**制,把印度的每一个邦分到不同的一级**去管理,不仅是印度,其他海外商场也是这样。”vivo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明。
金立则更为斗胆地采用了更多的本地**商团队,基本以印度本地人为主。“1个印度人可能有10个脑袋,他们的想法真的太多了。”金立印度相关负责人安迪对记者表明,或许只有印度本地人才干真实了解本地人的想法。
本地化探究
在斋普尔最繁华的地段坐落着一座大型购物广场World Trade Park,在三楼的电梯旁是一家苹果旗舰店,面向苹果店,左边是金立,右边是三星。
一名坐在电梯旁休息椅上的印度顾客告知记者,我国的国产品牌手机的软件优化做得很不错,而促销员在出售时也适当专业。这名顾客的弟弟正在用金立的S7,价位比三星和苹果的旗舰机型低一些。
事实上,运用更多的本地促销员是印度公开商场常用的出售办法。一般,越大的手机品牌在当地的促销员就越多,而这些促销员一般会通过体系的训练,然后再被分配到各种途径中,而厂商也能够直接从促销员的反应中了解商场动态。
金立相关负责人告知记者,现在金立在印度当地的促销员有6000人,而本年拟增加到1万人左右。
“本地化是咱们一直在做的作业,本地的团队基本上用的都是印度人,途径的权力也都下放给了国包商。”上述金立负责人对记者表明,当地实力较强的**商一般都有着极为广泛的人脉,关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这些出售网络在短时间不能自己建成,现在有的国产厂商把国内的**商带到海外,以我国人的方法管理印度人,事实上比较简单出问题。
除了途径本地化外,更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在做出产的本地化。
10到12家出产工厂、200亿美元的投资猜想以及对再生能源、电商等职业的介入,富士康近来给印度接**了几个“大红包”。
事实上,除了富士康,华为、金立、vivo等手机厂商也已正式对外宣告在印度设厂。vivo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明,当地的工厂建造现已开端,在印度的Noida的工厂估计不久就能够投入使用,这也将极大地加速vivo在印度商场的发展速度。
不过,在记者的造访中发现,由于国内出产线较为完善,以交易形势的进口方法关于国产手机厂商进入印度商场或许更为合适。一般快的话,从下单到印度库房的入库,订单周转周期在8天左右,从我国香港转运十分快捷。
对此,印度当地的一名我国手机**商对《榜首财经日报》表明,印度从上一年开端不断调整进口关税,每个邦(国家)的税收也有所调整,这直接影响了手机以及周边如芯片的赢利。有音讯称,本年3月起,印度政府为鼓励国内产业出产的在地化,将移动设备的进口税率由原本的6%大幅调高至12.5%,而记者从当地了解的数据则是从2%升至14%。
“相比之下,挑选印度本乡制造,或许和当地代工厂协作,从税收视点来看,简直能够忽略不计。”一国产手机厂商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期望其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工能使该国成为继我国之后世界下一个制造业发动机,从这个视点不难理解国产手机出产本乡化的尴尬。
挑战三星苹果仍是持久战
在斋普尔当地的“华强北”电子城,打着金立和vivo的广告牌被放置在了商城入口处最显眼的方位,当然,拥有最多广告牌的还有当地品牌Micromax和世界友商三星。
不过,相比于本乡品牌,国产手机厂商更多的仍是视三星为竞争对手。
一方面是由于三星在印度的商场比例最大,而另一方面,印度本乡品牌实际上多由我国厂商代工,品牌形象相对低端。
整体来看,印度商场阅历了世界品牌独占、本地品牌兴起和我国厂商进入三分全国的三个阶段,现在的商场格式大体是4000~8000卢比商场占70%,本地品牌是主力;8000~25000卢比占20%,我国品牌是主力,25000+ 为10%,世界品牌三星、苹果是主力。
而印度的本乡品牌中,Micromax、Intex、La.va三家较有实力,但多以贴牌的模式,简直所有产品都来自于深圳代工厂。现在, Micromax是印度手机商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超越22%的比例,Intex、La.va分别是9.4%、5.4%,但从品牌视点来说,三星和苹果占有了印度商场中高端的绝大部分比例。
记者发现,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大部分购物商场中,简直都能看到三星的旗舰店以及广告牌。在商场营销上,三星一点点没有由于业绩状况而放松对商场的广告投放和推广。
“而且三星现在的打法也开端变得激进,推出的价位直接是和国产手机进行对打。”金立手机内部人士对记者表明,三星推出的A系列和E系列,在价位上都和国产手机适当,上市时间也直接对标国产手机。
但关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三星在商场上的不稳定现已给了咱们一个时机。
“上一年三星在印度商场落下来许多,主要原因在于自己。”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产手机厂商负责人对记者表明,三星对途径进行了变革,为了促进销量,增加了一些区域的**商,这样的方法影响了原来**商的赢利,最终导致销量下降,同时许多**商也转向了我国的国产品牌。
“围歼三星是一场恶战,但是印度商场智能机的增速很快,只要咱们自己不犯错误,一步一个脚印合力走就有期望包围。”上述国产手机厂商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